谁懂这十部国产片的含金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硝烟散去,但记忆不会褪色。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活在当下、放眼未来。

在这个重要日子,我们精挑细选了10部反法西斯经典电影,为历史存正气。

01 《铁道游击队》 1956年上映

最经典的游击队故事之一。该片的讲述手法和画面风格都很有意思,有种江湖武侠故事的风采。后来陆续也出了电视剧版和新版电影,但都不如1956年这个版本拍得好。



《铁道游击队》改编自山东作家刘知侠的同名长篇小说,该小说源自鲁南大地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中的主角都有着可歌可泣的精神原型。

抗战期间,山东枣庄一带,铁道游击队一直在跟日军战斗斡旋。1945年,抗战胜利。1945年12月1日,经过多番谈判之后,在山东枣庄沙沟车站,1000多名日军正式向铁道游击队缴械投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沙沟受降”,这也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经典一幕。



02《红色娘子军》 1961年上映

谢晋导演,祝希娟主演,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海南岛,贫困人家的妇女吴琼花(祝希娟 饰)从被压迫到勇敢反击,加入革命队伍,奋勇前进。



该片获得了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三个大奖,在当年创下了6亿观影人次的纪录。作为谢晋导演的经典代表作,《红色娘子军》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是国内最早展现女性觉醒的反法西斯电影之一,塑造了中国银幕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琼花。



面对欺身而来的敌对势力,女子也可以投身革命、奋勇杀敌。女主吴琼花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卑,也没有因为南霸天的无良邪恶而退缩,她无所畏惧地向前,呼吁姐姐妹妹扛着枪站起来!

03《血战台儿庄》 1986年上映

豆瓣评分高达8.8,可见该电影的水准上乘。这部电影甚至成了国产战争片爱好者每隔几年都会拿出来重温的经典之作。



导演杨光远拍摄时几经辛苦,从部队文艺团选拔演员出演军人,拍摄过程中为了保证尊重史实,和团队请专业人员核实细节、校对剧本,得到了多方支持,片中的主角李宗仁将军原秘书程思远先生也出任影片顾问之一。



为了把战争场面拍得更真实、磅礴,剧组选择了业已搬迁一空的村庄王沟作为拍摄台儿庄内战斗的场地,尽可能地大展身手拍摄实战场面。电影的最终成片,没有辜负台前幕后所有参与人员的努力,1987年,该片获得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04《屠城血证》 1987年上映

影片内容跟今年大热影片《南京照相馆》有异曲同工之处,讲述1937年哀鸿遍野的南京城,主角用生命守护底片,最后牺牲自己,誓要把日军屠城的罪证公之于世。



该片是中国影史上第一部南京大屠杀的故事片,首映头一个月,南京有140万人次观影。导演罗冠群1958年到南京工作,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看到了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陆续了解到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后来罗冠群继续深入探寻,下决心要拍一部以这段历史为题材的片子。



电影还有年轻时的陈道明出演,他演得很好。该片很多血腥画面,对于战争的残酷刻画比起今天大部分战争片来说都要真实很多,有影评人评价,“朴实、严肃、悲怆、充满控诉力的纪实性是该片的特色”。

05《红高粱》 1988年上映

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小说,这部电影让张导拿下柏林金熊,也让巩俐蜚声国际。巩俐和姜文在电影里都有相当卓越的表演,顾长卫的摄影也是一绝。



私心认为,《红高粱》才是讲述“人与土地、人与时代”缱绻纠葛故事的真正赢家。大红色棉袄、金黄色庄稼,九儿(巩俐 饰)和余占鳌(姜文 饰)在高粱田野里缠绵那一幕,让观众脸红心跳。战争时期,九儿和余占鳌面对敌军时的百折不挠、宁死不从,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



土地孕育生命,它也包容万象,它见证着爱恨生死。九儿在这片地里生长,也在这片地里完成了命运赋予的责任。有人感慨,“《红高粱》是民族性的,也是世界性的”。不过,它首先是尊重人性的。

06《七七事变》 1995年上映

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拍摄“七七事变”很有难度,但中国人和中国电影人都从不言败。



该片的成功关键在于导演采用了全景式的艺术结构,叙述“七七事变”时,将视角延伸到各个相关层面,使作品气势恢宏,意蕴丰富。

再者,其成功还在于塑造了一群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在全景式描述中,不是简单堆砌史实和罗列人物,而是在史诗般的基调中,通过具体的细节,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每个人物虽着墨不多,但都生动可感,让观众沉浸入戏。



07《大捷》 1995年上映

这是上影厂的经典战争片,根据周梅森原著改编。电影巧妙地通过抗战描写众生百态,在战争中折射人性,善良的人性、邪恶的人性,都可以在电影里找到对标。我军战士的英勇和敌军的丑陋,形成鲜明对比。



电影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其““普世价值””。作为一部战争片,拥有难得的细腻情感,片中角色的一举一动都贴合生活,没有因为在战争这个宏大背景下而面目模糊。



看完后,感慨不已,后劲十足,即便放在今天,《大捷》中对人性和对历史的思考仍不过时。

08《紫日》 2001年上映

该片是冯小宁导演“战争与和平”系列的收官之作,由富大龙主演,这部电影让富大龙这个好演员被更多观众认识。



为了演好主角杨玉福,一位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富大龙在农村和当地人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跟随着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刮风下雨都要完成劳作,这才有了大银幕上动人的表演。

《紫日》从平凡小人物视角描写抗战,在残酷战争的阴影之下,人们依然渴望着一个光明的未来,以小见大。从不同身世的角色身上,展现战争对人类身心的摧毁。



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冯小宁导演保持了一贯写实又写意的风格,把人物内心的深刻变化通过高超的视听语言表现出来。无论于抗战层面还是艺术层面,《紫日》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09《风声》 2009年

谍战电影的里程碑。电影界有一个名词——“双雄电影”,用来形容双男主的电影,两个男主角在戏里难分高下,冲突不断,因而很有戏剧张力。《风声》虽然是部群像戏,但周迅和李冰冰在影片里贡献了封神演技,是全片最有话题度的姊妹花,私以为电影界应该再增加一个名词——双雌电影。



《风声》请来了很多实力派,除了周迅、李冰冰以外,还有张涵予、王志文、段奕宏、黄晓明、英达,这些人如今怕是再难聚集到同一部作品里了。导演的调度也功不可没,阴沉压抑的氛围,深不见底的牢狱,严刑逼供、谁是老鬼?所有人都各怀心事,这是一部心理惊悚片,也是一次“精神大逃杀”。

最后的独白让人泪目,“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只因民族已到存亡,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10《南京照相馆》 2025年上映

今年暑期档的票房冠军。以吉祥照相馆里人们的生活和日军屠城的残暴作出强烈对比。片中女主林毓秀(高叶 饰)对旗袍和胶片的珍惜,体现了南京城人民对于三餐四季、烟火人间的向往,一粥一饭、一颦一笑均可拍照留念,这是一种“生活本该如此”的珍贵信念。



在这个日子回望这段历史,旨在告诉世人,照相机是定格美好瞬间的机器,它不应该成为刽子手杀人的武器。主角们以生命守护的底片、以牺牲送出去的罪证,从照相馆终于送到战争法庭,最后保存在档案馆里。我们永远记得,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会有人为了真相与正义一次次站出来,大步向前。



这十部电影,以不同视角和艺术手法,共同绘制出一幅恢弘而深沉的抗战历史图谱。它们不仅是电影艺术的结晶,更是民族记忆的载体,提醒着我们历史不可遗忘、和平必须珍惜。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它深刻启示我们: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坚持正义、捍卫真理、守望和平,才能共创美好未来。

无论出生在哪里、说着哪种语言、有着哪种观点,爱与和平,是大家的毕生所求。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 www.809088.xyz  E-Mail:  统计代码

观看记录